1.建党百年筚路蓝缕 商务发展书写奇迹
事件:1921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在接续奋斗中迎来百年华诞。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在新的赶考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点评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商务事业于百年间铸就辉煌从战争年代设立中央对外贸易总局,到成立香港华润公司;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156项工程”,到创办广交会;从改革开放后设立经济特区、加入世贸组织,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举办进博会、建设自贸区港……商务事业在烽火硝烟中起步,在突破封锁中前进,在全球化浪潮中壮大。当前,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投资国,引资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商务人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2.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商务扶贫实干建功
事件: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湖南城步县儒林镇塔溪村的苗香梨丰收,让曾经的贫困户饶兴荣高兴得合不拢嘴。
本报记者刘冬平摄
点评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商务部身先士卒,充分发挥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三大优势,牢牢把握以产业促脱贫、以就业促脱贫、以开放促脱贫三个维度,深化电商扶贫,巩固家政扶贫,拓展对外劳务扶贫,实施产业扶贫,推进边贸扶贫。特别是围绕决战决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商务扶贫和疫情防控,不断拓宽有商务特色的扶贫新路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的商务力量。
着眼未来,商务部仍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3.中国入世二十年整 承诺皆履惠己达人
事件:2021年,中国迎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中国入世承诺已完全兑现。
在积极对接世贸组织规则方面,中央政府清理的法规和部门规章超2000件,地方政府清理的地方性政策法规逾19万件。
在开放市场方面,中国入世时货物进口关税为15.3%,承诺入世后降到9.8%,目前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为7.4%,低于其他发展中成员,接近发达成员水平。在服务领域,中国承诺在2007年开放九大类100个分部门,实际开放接近120个分部门,超过所作承诺。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拉米给中国履行入世承诺“A+”评价,认为中国入世是“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国家会议中心(上海)北厅的“对外开放里程碑合作共赢新篇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专题展”格外引人注目。 本报记者吴 冰摄
点评
20年前,随着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的一声槌响,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树起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20年来,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升至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升至第一位……中国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经济的腾飞也造福了世界。一个十亿级人口的经济大国加入世贸组织,极大拓展了全球贸易发展空间,为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大动能。中国凭借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消费品价格,为提升全球福祉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30%左右。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中国入世所承载的开放、自强、包容精神,将焕发持久光芒,启迪人类合力应对各种发展难题,开辟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新未来。
4.RCEP跨过生效门槛 最大自贸区扬帆远航
事件:11月2日,东盟秘书处宣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达到生效门槛,将于2022年1月1日对已提交核准书的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6个东盟成员国,以及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4个非东盟成员国生效。
早在今年3月,中国就已率先完成RCEP的核准工作。11月,中国宣布在关税减让、原产地规则实施、协定约束性义务履约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就绪。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主办了3次RCEP专题培训。
点评
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RCEP正式生效将大幅优化域内整体营商环境,明显降低企业利用自贸协定的制度性成本,进一步提升贸易创造效应;将推动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实现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将有力推动地区经济整体复苏进程,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进而成为拉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
5.一促两稳可圈可点 商务发展有筹有谋
事件: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尽管仍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但中国在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领域仍交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9554亿元,同比增长13.7%;进出口规模用时11个月就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实现了超预期增长,全年圆满完成“量稳质升”目标任务;前11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10422亿元,同比增长15.9%。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的同时,中国更从高处着眼,筹谋外贸、外资等领域的长远发展:10月22日,商务部印发《“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在多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11月23日,商务部印发《“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作为国家级专项规划,其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外贸高质量发展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图”。
江苏连云港港口码头,一批国产工程机械设备正在等待装船准备出口海外。 东方IC供图
点评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商务系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聚焦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商务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
着眼明年,未雨绸缪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商务系统将更加注重稳字当头,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开放合作,更加注重防范风险,更加注重商务为民,更加注重服务大局。相信在全国商务系统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稳住消费回暖势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住商务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6.海南自贸港法落地 有法可依护航开放
事件: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在国家立法层面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
9月29日,海南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海南自由贸易港反消费欺诈规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公平竞争条例》《海南自由贸易港社会信用条例》,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以来,海南制定出台的首批配套法规。
点评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表决通过,使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一部具有统领性的法律,让各项改革于法有据、有法可依,将更好助力海南自贸港打造开放新高地。
保障海南自贸港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推动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不仅对海南意义重大,也充分展示出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志和决心。
7.首张负面清单出炉 跨境服贸大步向前
事件:7月26日,商务部正式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列出了针对境外服务提供者的11个门类70项特别管理措施。凡是在清单之外的领域,在海南自贸港内,对境内外服务提供者在跨境服务贸易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准入。
点评
此前,在跨境服贸领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签署的所有自贸协定,都是采用正面清单模式作出承诺。海南这份清单则是国家层面推出的跨境服贸领域第一张负面清单,从“正”到“负”一字之差,从明确进入到非禁即入,服务贸易管理模式迎来重大突破。这一制度型开放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也将进一步激发中国跨境服务贸易潜力,更好地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8.九工程领航新三年 中非合作提质升级
事件:11月29日-3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达喀尔举行,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未来三年中非合作“九项工程”。
会议回顾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非关系发展和中非团结抗疫成果,审议了北京峰会“八大行动”落实情况,通过了《达喀尔宣言》《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成为历届会议中通过成果文件最多的一次。
9月29日,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圆满落幕,其间共签约135个项目,累计金额229亿美元,成果丰硕。
本报记者李 松摄
点评
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是疫情发生后中非友好大家庭克服困难、如期举行的一次盛大聚会,体现中非的深厚互信,以及携手应对世界变局的勇气和担当。习近平主席为中非关系行稳致远、中非合作提质升级、中非人民世代友好擘画蓝图、凝聚共识,将持续推动中非合作向高质量、惠民生、可持续的方向不断迈进。
9.培育国际消费中心 五市并进各有千秋
事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当前,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五大城市已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并加紧落实。
上海启动跨年迎新购物季,南京路步行街等商业地标人气足。
东方IC供图
点评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意义尤为凸显,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内需基础。
10.四大展会形成矩阵 开放平台利好全球
事件:2021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几番反复的背景下,中国克服诸多困难,接连成功举办了第129届和第130届广交会、首届消博会、2021年服贸会、第四届进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并达成了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既定目标。这些重大国家级展会已形成“矩阵”,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扩大开放的鲜明信号,搭建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点评
在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背景下,中国多措并举助益世界经济复苏,其中就包括举办四大展会,以此深化国内国际大市场的联通,推动形成集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于一体的经济生态圈,不仅展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磁力”,也展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给多重风险挑战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暖意与力量。